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,唐朝无疑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。作为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、国力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,唐朝的辉煌与成就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。289年的历史中,先后有21位帝王继位,唐朝在经济、文化、科技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即使在今天,世界各地的华人社区仍以“唐人街”来称呼自己的聚集地,足见唐朝的国际影响力。可惜,正是这样一个庞大且强盛的帝国配资证券股票配资,最终却被一个名叫朱温的人亲手推向了灭亡的深渊。一个持续百年的伟大帝国,终究成为了历史的烟云。
那么,这个朱温到底是何许人也?为何他能一手摧毁唐朝的辉煌?今天,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改变大唐命运的男人——朱温。
朱温,公元852年出生在宋州砀山,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砀山。他的父亲朱诚和祖父朱信都是从事教育的知识分子,家里算得上书香门第。他有两个哥哥,其中大哥继承了父亲的事业,做了一名教书先生,而朱温则天生好斗,喜欢舞刀弄棒,常常自诩为英雄侠士。由于常常惹事生非,他在乡里并不受欢迎。朱温从小并未受到严格的家庭约束,反而沉浸在放纵的生活中,导致他与乡邻之间的关系一直紧张。
展开剩余76%年幼时,朱温的父亲就去世了。为了生活,母亲带着朱温和兄弟三人去当地一个富人家做杂务。正是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中,朱温逐渐接触到社会的阴暗面,并且对生活的艰辛产生了强烈的反感。直到黄巢起义爆发,朱温看到了一个他认为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,便带着二哥朱存加入了起义军。没想到,命运的安排让兄弟俩的命运走向了不同的道路。二哥在战斗中英勇牺牲,而朱温却凭借自己的勇猛得到了黄巢的赏识,升任为“同州防御使”。
然而,朱温的命运并未因此一帆风顺。同州在唐朝藩将王重荣的围攻下陷入困境。无路可退时,朱温向黄巢求援,却因为黄巢的大将孟楷的政治考量,朱温的求援信被压了下来。这一事件让朱温深感失望。在眼看城池即将陷落、士气低落的情况下,朱温毅然决定背叛黄巢,投靠大唐。唐僖宗对这个能征善战的将领表示极大的欢迎,封他为“大将军”,并赐名“全忠”,同时让他担任“招讨使”,负责讨伐黄巢余部。
随着黄巢起义的失败,朱温的权力逐渐上升。公元889年,黄巢叛军被彻底消灭,朱温被封为“东平王”。但这一切并未让他满足。两年后,唐昭宗被宦官韩全诲幽禁,宰相崔胤急召朱温救驾。朱温英勇果敢,解救了唐昭宗,将宫中的所有宦官一网打尽,换上了自己的亲信。实际上,这一刻的皇宫已经不再属于唐昭宗,而是成为了朱温的“天下”。由于他在救驾中的出色表现,朱温被封为“梁王”,但他的野心已经不止于此。
朱温的野心逐渐膨胀,最终在公元904年,他联合各路藩王闯入皇宫,杀死了唐昭宗和宰相崔胤,立昭宗之子李柷为皇帝。为了掩人耳目,他迅速策划并执行了“白马之祸”,在滑县白马驿一日之间屠戮了三十余名朝廷大臣。随后的几个月里,朱温的暴行愈发加剧,甚至迫使唐哀帝李柷禅位,宣布建立新的政权,称“梁”。此时,唐朝正式宣告灭亡。
在继位之后,朱温为了彻底扫除后患,不仅将唐哀宗李柷削为庶民,还狠心将其杀害,确保自己的统治没有任何威胁。他的残暴不仅体现在政治斗争中,对待士兵时也极为严苛。若大将战死,他必定命令下属士兵处死,这样的暴政使得大量士兵逃亡。为了阻止士兵逃跑,朱温甚至给每个士兵烙上印记,这种铁血手段足见其狠毒的个性。
朱温的私人生活同样荒淫无度,纵欲成性。尽管其原配妻子临终时曾劝他戒除暴行,远离风月,但他并未将妻子的劝告放在心上,依然沉溺于酒色之中。更令人愤慨的是,朱温竟然对自己的儿媳妇产生了不正当的兴趣,甚至为了儿媳的侍奉表现好,想要立其为太子。此举引起了朱温二儿子朱友珪的极大愤怒,他决定发动政变,弑父篡位。最终,朱温在912年6月22日被自己的亲儿子朱友珪谋杀,年仅60岁。朱友珪成功登基,成为后梁的第二任皇帝。
朱温的一生充满了血腥、权谋与背叛配资证券股票配资,他的暴政和荒淫无道最终导致了后梁的短命以及整个大唐的灭亡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盈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